導讀:東風天龍KL超充重卡的主要應用場景是什么?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電動重卡市場中具備哪些核心優勢?
在近日舉行的2025中國國際商用車展上,作為東道主企業,東風商用車展出多款智能與新能源車型。其中,東風天龍KL兆瓦超充車型,是本屆車展上補能速度最快的一款電動重卡。其搭載電量為352kWh的欣旺達電池,充電倍率3.5C,匹配了華為兆瓦超充技術,最大充電功率為1440kW。根據現場資料介紹:雙槍充電最大電流2400A,SOC10%—80%充電時間“15分鐘級”。
那么,東風天龍KL超充重卡的主要應用場景是什么?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電動重卡市場中具備哪些核心優勢?下面將從應用場景適配性角度進行詳細解析。

與常規充電車型對比
在資源類運輸場景當中,以電量為400kWh的電動重卡從事高頻倒短運輸為例:從某磷礦到船運碼頭單趟100公里,往返200公里,國道行駛平均速度60km/h,一個往返需要4個小時,通常每天只能跑兩個往返。按照滿載1.6kWh/km、空載1 kWh/km電耗計算,一個往返需要消耗260kWh電量,電池SOC從90%降低到25%。一次往返之后,用240kW充電樁進行充電,SOC25%—90%需要1小時20分鐘。如果使用東風天龍KL兆瓦超充重卡搭配華為兆瓦超充充電樁,單次充電只需要約15分鐘,比前者節約了1個小時,充電效率提升5倍。

兆瓦超充電池的2個充電插口+1個冷卻液插口
在動力性能方面,東風天龍KL兆瓦超充重卡電機的額定功率為315kW(428馬力)、峰值功率510kW(694馬力),已經超過目前主流410kW電機功率24%,車輛平均行駛速度可達到60km/h。另外司機在滿載時可以跑30公里的高速公路,以避免國道最擁堵的路段,單趟可以節約20分鐘。加上每次充電時間節約的1個小時,則一天可以跑三個往返,運輸效率提升50%。


采用中央驅動電機,帶有E/P模式
另外,從車輛采購成本角度分析,由于東風天龍KL兆瓦超充重卡運輸效率提升50%,相當于2車頂3車,可以為車隊節約采購成本30%左右。以40輛電動重卡的車隊為例,大約可節約540萬元左右,將大幅縮短整個車隊的回本周期。
與換電模式對比
記者認為,與目前資源型市場常見的電動重卡車型有所不同,東風天龍KL兆瓦超充重卡更適合從事高頻倒短運輸,一天要跑6個往返以上,更加追求運輸的高效率,每天行駛里程超過600公里以上,更能凸顯兆瓦超充車型的真正價值。而在這個場景中,目前是以補能高效著稱的換電重卡為主。

搭載欣旺達352kWh電池,采用后背布置
那么,東風天龍KL兆瓦超充和換電重卡相比具備哪些優勢?以某品牌350kWh換電重卡作為對標,東風天龍KL兆瓦超充重卡從SOC10%—80%,充電時間只需約15分鐘,而一次換電的整體時間大約在8分鐘左右,兩者的補能時間基本相當,對于司機的日常工作節奏以及運營效率并沒有明顯的影響。但是,在基礎設施建設、應用場景拓展方面,雙方卻有著很大的差異。

對于車隊以及補能方而言,換電模式是典型的資產交換,短期內只能是一對一服務,其內循環模式導致收入單一,而且一旦貨源不穩定,就會帶來運營風險。相比之下,兆瓦超充站在滿足自身需求下,還可以對外服務以增加收入。如果在運輸線路沿途有多座兆瓦超充站,車隊可以通過中途補能來滿足長距離運輸需求,從而拓展了車輛未來的使用空間。
兆瓦超充重卡的電量選擇
目前市場上有其他品牌推出的兆瓦超充重卡電量為528kWh,而東風天龍KL為352kWh,兩者相差了176 kWh。那么,兆瓦超充重卡的電量該如何選擇?

首先,電動重卡并不是電量越大越好,要根據實際使用場景來選擇電池電量,否則車輛采購成本會大幅增加,延長回本周期。如果用于倒短場景,單次往返行駛時間越長,兆瓦超充補能節約的時間占比就越少,對運輸效率提升的比例也會降低。

例如,用528kWh兆瓦超充車型跑上述200公里倒短場景,單趟往返需要消耗260kWh電量,528kWh車型跑一趟電量多余,跑兩趟電量不足。為此,記者建議,針對單程100公里以內的高頻倒短運輸,每天跑三趟及以上的往返運輸,建議采用東風天龍KL“兆瓦超充352kWh電量+中途多次充電”的方式,在每次往返運輸任務結束后,車輛進行快速補能,從而將兆瓦超充的補能效率優勢最大化,每天節約出來的時間用于更多運輸任務,也有效降低車輛采購總成本。

根據以上分析,在單程100公里以內的高頻倒短運輸場景當中,東風天龍KL兆瓦超充重卡將對換電、普通充電重卡等車型帶來降維打擊,其以更低的補能建設成本、更靈活的補能方式,實現高頻倒短運輸效率最大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