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的慕尼黑,再次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焦點。2025年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(IAA Mobility)上,一個來自東方的品牌格外引人注目——長安汽車。這并非長安首次亮相IAA舞臺,卻是其作為“新長安”的全球首秀。時隔十二年,從單槍匹馬到攜深藍(DEEPAL)、阿維塔(AVATR)雙品牌璀璨登場,長安汽車的回歸不僅是一場展覽,更是一次宣告。

2013年,長安汽車作為當時唯一參展IAA的中國整車廠商,首次向歐洲展示了中國制造的潛力。十二年后,中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核心驅動力。長安此次參展,跨越的不僅是時間,更是中國汽車產業從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轉型升級。其主題“十二載智啟新約”,恰如其分地encapsulate 了這段征程——這既是一場跨越十二年的智慧之約,也是新長安競逐全球的新起點。

此次車展,長安不再僅僅是一家車企的代表。在中國長安汽車集團重組整合的背景下,新長安承載著更為重要的使命:它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整體實力的硬核展示,更是響應國家“走出去”和“制造強國”戰略的生動實踐。從深藍汽車的智能電動技術,到阿維塔的高端智能駕駛體驗,長安展示的不僅是產品,更是一套完整的科技生態與創新體系。

值得關注的是,歐洲市場作為全球汽車工業的搖籃,歷來具有極高的準入門檻和成熟的用戶群體。長安選擇慕尼黑作為新央企全球形象展示的第一站,既體現了其對自身技術實力的信心,也彰顯了其參與全球頂級競爭的決心。在碳中和成為全球共識的背景下,中國新能源車企憑借產業鏈優勢、技術迭代速度和創新應用場景,正逐步改變全球市場格局。長安的此次亮相,無疑將強化歐洲觀眾和媒體對中國智造的認知——從“性價比”到“技術流”,從“追隨者”到“創新者”。
可以看出,長安的此次參展還具有行業層面上的象征意義。它標志著中國汽車品牌不再局限于國內市場或單一價格優勢,而是通過技術自立與品牌升級,真正參與到全球汽車產業的重構進程中。特別是在智能座艙、自動駕駛、電驅技術等前沿領域,中國品牌已經具備了與傳統巨頭同臺競技的實力。
當然,挑戰依然存在。歐洲市場法規嚴苛、用戶品牌忠誠度高,中國汽車要想真正扎根,仍需在本地化適配、服務體系、品牌敘事等方面持續投入。但長安此次以高端智能產品矩陣出擊,無疑是一個強有力的開始。
從長安的展示我們不難看出,中國汽車品牌的全球化已經進入新階段——從單一產品出口,轉向技術、品牌與生態的全面輸出。此次IAA或許將成為新長安被全球記住的起點,而中國汽車的故事,正在被重新書寫。
可以預見,隨著更多如長安一樣的中國車企持續深耕全球市場,“中國智造”將不再是一個標簽,而是一種標準、一種共識。十二年是一個輪回,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。新長安,正駛向更廣闊的海洋。